王思源(省政府副秘书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今天上午,我省召开全省制造业大会,会上印发了《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经省政府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简要介绍大会情况,并重点解读这两个文件。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同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芝明同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戴跃强同志,省科技厅副厅长蒋洪同志,省环保厅规财处处长陆继根同志,省财政厅工贸发展处副调研员祁梅华同志。此外,省有关部门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并在发布厅前排就座。我是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
首先,请省政府王志忠副秘书长发布新闻。
王志忠(省政府副秘书长):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江苏制造业及实体经济发展的密切关注和宣传报道。
今天上午我省召开了全省制造业大会,这是多年来第一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专题围绕制造业发展召开的大会,是我省贯彻落实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部署提振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对于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打造“一中心、一基地”、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会召开,有三个动因:一是江苏经济处于转型关键时期。江苏经济经历由农到工、由内到外两次转型,目前正处于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第三次转型期。完成这一时期转型任务,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迫切需要在巩固提升制造业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瞄准未来方向和产业高端,对推进制造业创新、智能、绿色发展进行再强调、再动员、再部署。二是实体经济存在诸多困难问题。实体经济占我省经济总量的80%以上,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优势所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制造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新旧动能转换有待提速,迫切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改善环境、破解难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发展质效提升。三是制造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省委、省政府部署“一中心、一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竞争新优势,夯实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基础。
大会成果,有三大收获:一是主要领导讲话,指明发展方向。上午,李强书记、石泰峰省长分别讲话,对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振兴实体经济作出总体部署、提出具体要求,李书记对提振制造业发展信心、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培育地标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石省长对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型制造体系、全力提升江苏制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着力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企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评选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标杆。省政府表彰了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100家优秀企业(包括5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0家智能制造先进企业)、100名先进个人(包括30名融合创新发展优秀企业家、30名技术创新领军人才、40名江苏制造工匠),以及服务制造业发展成效明显的50家基层机关部门或单位,并颁发证书和奖牌,同时对“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进行授牌,有利于在全省形成树标杆、鼓干劲、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出台两个文件,传达政策利好。省政府以苏政发〔2017〕25号文形式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以苏政办发〔2017〕44号文形式出台《关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推进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的支持政策和任务举措。
为了更直观地解读政策,这次新闻发布会我们也作了创新,专门准备了PPT幻灯片,力争“一图读懂政策”。下面,就两个文件作一发布。
一、出台背景
去年以来,围绕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及江苏行动纲要、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省市县三级发力、协同推进,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启动实施重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我省制造业创新能力、规模总量、发展质效均居全国前列。2016年规上工业增加值3.5万亿元,总量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1%;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均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4%、15%左右。一是各级给予高度重视。省政府成立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和高层次专家咨询委员会,各地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出台配套文件及落实措施,形成上下联动推进机制。二是顶层设计基本形成。省级出台“一中心、一基地”2个意见和企业制造装备升级、互联网化提升2个计划,编发“十三五”28项总体规划、专题规划和行业规划,制订15个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发布8大工程3年实施方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造强省建设规划体系。三是若干领域有所突破。产业层面,提出分地区产业发展重点,省市联动打造20个左右地标性特色产业;区域层面,响应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苏南5市获批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写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和2017年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及政府工作报告;工程层面,把8大工程目标分解到年度、任务落实到部门和单位,督促工程按期实施见效,目前已组织近10项高端装备研制赶超项目、培育12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创建309家示范智能车间、承担11项国家工业强基示范项目、制造业名牌产品销售额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比重达35%、工业绿色制造水平全国领先。四是支持政策日益完善。省相继出台科技创新40条、金融支持制造业20条、降成本32+21条、富民33条、人才26条,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拿出了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用以支持产业创新转型发展。这次专门针对制造业出台《若干政策措施》、《苏南实施意见》,是落实国家关于发展实体经济最新要求,对制造强省建设规划政策体系所作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目的是表明党委、政府推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和态度,更大力度释放红利,给企业松绑、让企业暖心,用务实的政策措施和明确的激励导向支持企业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措施,支撑制造业由大变强转变。
二、文件特点
两个文件的特点总体可概括为“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创新驱动,激发正能量。注重贯彻新要求、体现新理念,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要求作为核心和灵魂,把五大发展新理念贯穿于文件起草全过程,把强化创新驱动、突破核心技术作为引导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攻方向,把振兴制造业作为制定政策措施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努力以最优的政策和最实的举措激励广大企业立足实业、奋发有为,支撑我省制造业更高水平发展。
二是突出聚焦支持,培育新动能。《若干政策措施》和《苏南实施意见》都体现了统筹资源、聚焦重点抓突破的发展思路。《若干政策措施》一方面强调落实好现有政策,汇聚整合分散在各部门、各行业支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另一方面注重统筹优化现有省级财政有关专项资金支持方向,聚焦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苏南实施意见》明确加大统筹推进力度,支持5市探索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先进制造、开放融合4大模式,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新型制造体系、人才支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等4大体系,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先行探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发展模式。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着眼于制造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特别是苏南地区面临的低端加工比重偏大、重大装备依赖度较高、劳动生产效率较低、技术创新水平不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重点在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增强企业技术质量标准品牌核心竞争优势、培育制造业领军企业、推动资源集约利用、优化土地金融要素配置等方面,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办法和措施。
四是突出政策落地,强化执行力。《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贯彻文件、创新举措、优化服务,制定具体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其中涉及专项资金支持的政策,已由相关职能部门与省财政厅逐一细化落实,近期将发布具体项目指南。《苏南实施意见》在明确试点示范总体目标任务的同时,将国家赋予的4大类13项试点示范任务逐一分解给有关市。
三、主要内容
(一)《若干政策措施》共分七个部分26条。其中,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共11条从企业层面,第四、第五部分共7条从产业层面,第六、第七部分共8条从政府层面分别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其中有20项政策为省政府正式文件中首次明确,是实招,有突破。
企业层面,从引导企业加快制造模式创新、支持企业增强核心竞争优势、鼓励企业对标定位做优做强3方面提出政策。首次明确的政策有8项:(1)对省级优秀示范智能车间、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给予奖励;(2)组织重大技术攻关招标,对中标单位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3)对在全国同品种前3家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企业以及按期通过评价的企业,给予奖励;(4)对境外商标注册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对国家认定的品牌培育示范企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知名品牌示范区,给予奖励;(5)制定制造业领军企业评价标准和省市县三级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建立领导挂钩联系机制,对首次入围全国500强的制造业企业给予不超过500万元奖励;(6)领军企业负责人和突出贡献创新人才,可优先推荐作为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或奖状、“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等人选;(7)对国家认定的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奖励;(8)对收购国外研发机构的企业,按收购合同金额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
产业层面,从推动产业高端攀升优化发展、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2方面提出政策。首次明确的政策有5项:(1)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每个城市专项安排5000万元给予支持;(2)制定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评估择优切块安排不超过1亿元的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3)对“中国制造2025”卓越提升试点示范基地给予100万元奖励;(4)符合条件的历史经典产业示范工作室、示范企业,可享受国家和省的各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5)对再制造示范标杆企业给予奖补。
政府层面,从优化产业发展要素资源配置、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效能2方面提出政策。首次明确的政策有7项:(1)支持苏州市和有条件的县、区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试点;(2)视省级财力增收情况,每年专项资金预算安排适当增加额度,进一步优化整合现有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3)适当提高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并实行单独考核;(4)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同等适用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5)对信用度高的企业减少相关抽查频次,每年评选依法管理、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6)每年降低企业成本1000亿元以上;(7)省级表彰对江苏制造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企业和个人、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成效明显的机关部门和单位。
(二)《苏南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起草,立足做好顶层系统设计、推进协同联动发展、探索新模式新路径、彰显城市特色亮点,把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赋予的试点示范任务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和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把握总体要求,明确试点示范主要目标。力争通过2017-2019年3年的试点示范,苏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若干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协同创新标杆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智能制造先行区、特色发展引领区。
第二部分,深化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明确发展高端产业、推行智能制造、发展服务制造、推进绿色制造、培育跨国企业5项任务。《苏南实施意见》提出12+6+8产业体系总体架构,重点发展12个特色产业,提升发展6个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发展8类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部分,构建创新体系,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明确构建创新载体、强化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塑造自主品牌5项任务。
第四部分,开展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加强省市协同联动,明确省级层面和有关市在试点探索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先进制造、开放融合4大新模式中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如,南京市承担高端装备突破、创新成果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军民融合、国际化发展等试点任务;无锡市承担工业强基、产业集群化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试点任务;常州市承担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高端装备突破、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智能制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试点任务;苏州市承担工业强基、高端装备突破、产业集群化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智能制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军民融合创新、国际化发展等试点任务;镇江市承担高端装备突破、产业集群化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军民融合创新等试点任务。
第五部分,优化服务环境,保障试点示范取得实效。围绕协同推进、人才支撑、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4方面分别提出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金融政策方面,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在首台套基础上研究首批次材料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财税政策方面,提出整合优化现有财政资金,对试点示范城市给予更大专项支持;土地政策方面,提出建立资源利用信息平台,加强评价,促进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
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衷心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帮助共同宣传好全省制造业大会精神和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助力江苏制造再上台阶。谢谢大家!
王思源(省政府副秘书长):谢谢王秘书长。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江苏法制报记者:我有一个问题问一下环保部门,我省环保部门是如何积极响应制造业强省相关部署,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陆继根(省环保厅规财处处长):近年来,我们以强化污染防治为着力点,严格环保标准,用好环保手段,做好环保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省治污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环境质量平稳改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加强环保科技服务。 一是强化环保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连续举办六届环保科技产业交流洽谈会,今年,环保部与我省将在南京共同举办“2017国际环保新技术大会”,通过搭建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交流平台,瞄准全球环境科技研究最前沿,为我省环境污染治理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二是增强环保企业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产业技术研发、专业技术服务等产业集聚功能的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培育省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共计30家。三是大力开展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我省已建成19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数量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建成39家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已经建成或正在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数量占省级以上开发区的87%。
二、深化工业污染防治。一是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对过剩产能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不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污染物不符合总量控制要求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再审批环评文件;对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重点项目,畅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二是加快清理和淘汰落后产能。会同有关部门突出抓好钢铁、水泥、焦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坚决淘汰一批环保不达标的过剩产能。深化“十小”企业取缔整治工作,组织各地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污染严重的“十小”企业。组织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对污染物超标排放企业实施限期治理,经限期治理后仍不达标的,报请有权批准的人民政府责令关停。三是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组织环保专家帮助“会诊”,组织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指导企业改进工艺装备、提升治污水平,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切实增强绿色竞争力。
中央电台记者:我想请问一下科技厅蒋厅长,能不能给我们梳理一下这个意见中关于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科技部门在下一步落实上有什么举措?
蒋洪(省科技厅副厅长):今天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涉及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对承担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任务的,可在省级相关专项中给予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二是推动重大技术攻关。完善重大产业技术联合攻关机制,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专项工程,每年发布共性关键技术、重大成套装备、工业强基、重点产品质量攻关导向目录,面向社会招标,省级相关专项对中标单位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重大技术攻关,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省级财政给予5%-10%的普惠性奖励。三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支持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建立创新成果产业化基金,加快推动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市场化运作。实施股权激励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股权奖励和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至股权转让时纳税。发布《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并纳入政府采购品目范围,鼓励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省级相关专项对新技术新产品(首台套)示范应用项目给予补助。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省级相关专项给予不超过500万元奖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主要是这3个方面。
(二)下一步相关科技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要进一步落实好科技创新40条政策。目前我们也印发了做好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做好新型研发机构奖补申报工作、做好技术转移机构经费补助申报工作、2017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以及201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等一系列通知文件,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将会给予相应的支持。这些都已经发布在省科技厅网站上。 二是针对“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省级财政给予5%-10%的普惠性奖励”,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进一步细化的操作办法,予以落实。相关办法也将在科技厅网站上予以发布。我就简要回答这些,谢谢。
交汇点记者:这次省政府出台26条政策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其中有不少是在省政府正式文件中首先提出的政策,请问省经信委领导如何保证这些政策落到实处?
戴跃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首先感谢新闻界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好政策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制定出好政策是第一步,关键在于落实政策、用好政策。初步考虑采取三个动作保障政策落地见效:一是制定细化措施,提高执行率。这次制定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不仅具有创新性突破性,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在政策起草过程中,各部门都拿出了各自领域现有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干货政策,同时还与省财政厅密切沟通衔接,就涉及专项资金统筹使用、调整方向支持的具体政策进行了逐一细化明确,26条政策每一条都“政出有门”。近期我们将按照职责分工把政策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涉及省经信委的支持政策,我们正在与省财政厅研究制定细化措施,争取4月中旬以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指南的形式下发。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将组织苏南5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围绕协同创新、产业发展、先进制造、开放融合4大模式开展先行先试,给予更大力度的财政专项支持。二是组织广泛宣讲,提高知晓率。结合开展大走访活动,深入基层、深入园区、深入企业进行政策解读和宣讲,力争做到工业企业全覆盖。我们要到每个市去宣讲、走访,要开展问卷调查。我们要借助主流媒体和各级政府官网发布政策信息,也请新闻界各位朋友帮助多宣传多扩散,让更多的企业知晓政策。三是开展跟踪检查和政策督查,提高兑现率。要和兄弟厅局一起,分组对26条政策、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绩效评估,认真查找政策执行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新的落实措施,进一步释放更多政策利好,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助力企业创新转型、产业中高端迈进、经济中高速增长。 我就回答这么多。
王思源(省政府副秘书长):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欢迎新闻界朋友们继续关心、更多报道这两个文件的主要精神和贯彻落实情况。我也了解到,可能还有记者朋友有一些具体问题,对这些具体问题,我想我们可以做一些了解,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反馈;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记者朋友可以直接采访相关部门,我们一定给大家提供必要的协调和服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光临。